李晓璇,女,汉族,中共党员,2008年从事辅导员工作,现任人文科学系团总支书记/辅导员,曾荣获爱体育网页版登录入口“优秀辅导员”,爱体育网页版登录入口“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模范党务工作者”等称号,所带学生党支部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百优党支部”称号,所带班级获得院级“先进班级体”、“优秀团支部”等荣誉。
编者按:
12年,36个班级;12年,1368名学生。
当一位老师和一群学生相遇,一些新的故事随即展开。她靠拢并走进一个个陌生的家庭,成为家长教育的辅助者、孩子成长的参与者,也成为整个家庭的观察员。她陪伴着那些孩子奋力成长的努力,以及坚持迈过的种种难关。
“只是想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服务于同学,不负岗位与年华。”轻轻一语的背后是默默陪伴的十二年。
倾心陪伴:做学生的好朋友
只有23岁的李晓璇,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开启了早出晚归的住校生活。不论寒暑,她都风雨无阻地出现在宿舍里,每晚检查学生就寝、督促学生学习。学生生病时,她第一时间赶到病床前;学生沉迷网络,她亲自到网吧带回学生;学生经济困难,她帮推荐勤工助学岗位……一住就是整整3年。
“我的工作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一把打开心房的钥匙,而不是去配一把万能钥匙。”这是李晓璇对辅导员工作的定义。“辅导员不能用一个固定模板去对待不同特质的学生,而是要因材施教,进行有温度的教育。”
刚工作时,她努力想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权威”,可偏偏事与愿违,一名男生总和他唱反调,“当时第一反应就想好好‘治治’这个调皮的学生。但无意中得知他的桀骜不驯、不善沟通、甚至他的逆反与敌意都来源于家庭的不幸,我开始尝试着去接近他、倾听他、理解他、关心他,挖掘他的长处。”当年调皮的学生现已是一家公司的创意总监,棱角和个性依旧,在谈及这位姐姐一样的老师时,他感激地说:“感谢李老师当年没有强行把我修剪齐整,让我在“离经叛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学生们离家那么远,太需要有一个人照顾他们了,所以我就想着,能够陪伴他们挺好的。”满怀着对学生的热爱,“润物细无声”的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立足本职:做学生的好榜样
走进李晓璇的办公室,可以看到她的办公桌旁随处可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摘编》这一类的书籍。在李晓璇眼里,学生工作是一门艺术。为了精进这门艺术,她悉心专研、笃定求学,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和坎坷,也从不退缩、从不气馁。
作为一名辅导员,李晓璇深知育人应先育己。在全身心投入到辅导员工作的同时,她认真研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的材料,处处都有用红笔做的记录。她的同事说道:“李晓璇老师特别上进,特别热爱学习。”
她潜下心来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学术科研水平,先后主持院级课题2项、参与校级课题4项、省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6篇、参与编写教材2本。其中获得省级科研奖项3项,论文1项。从2009年晋升初级职称,2013年晋升为中级职称,到2018年晋升为副教授,在学生工作的航路上,李晓璇始终不忘提升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笃定前行。
由于她的突出表现,李晓璇被授予院级“优秀辅导员”称号,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模范党务工作者”等校级荣誉。这些荣誉虽然看似不多,却是深深根植于学生成长发展。
“对辅导员老师来说,除了知识传授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德行的涵养与品格的培育,让每个学生成为温暖而不断追求优秀的人。”她一直告诉自己,做经师,更做人师,要给学生打样,当他们看到自己的辅导员老师一直都在努力,他们也会努力。
润物无声:做学生好老师
2018年9月,接下“2017级新生辅导员”这个任务的时候,李晓璇内心惶恐不安。“零零后”的2017级,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李晓璇一概不了解。若还用九零后的教育方式教育显然不太合适,如何走进他们的心里?成了李晓璇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被学生接受和认可,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李晓璇翻出以前的工作笔记,求教有经验的老辅导员,从网上查阅大量资料,依旧很“头大”。
“把他们当儿女就好了。”无论多忙,她都腾出时间每天与1—2名学生面对面交流,同时通过多种新媒体平台与学生实时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网络时代,学生玩手机的问题无处不在,她大力推进“无手机课堂”行动,取得良好效果。“以前上课时总是有意无意地要掏出手机看几眼,但自从推行无手机课堂后,自己变得更加自律,上课也就更专心了。”她和学生一起严格要求自己“戒掉”手机,养成早睡好习惯。与此同时,李晓璇利用手机引导学生关注时政,运用学习强国平台,让学生从“新闻”中感悟“道理”。
她所带的学生党支部先后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百优党支部”称号,所带班级获得院级“先进班级体”、“优秀团支部”等荣誉。在她的学生中,考上公务员28人,考上银行78人。这些成功者的背后,充满亲切的叮咛声。
辅导员的路上,“累与快乐并行,爱与奉献同步”。在李晓璇十二年的辅导员工作中,最大的体会就是“累并快乐着”。十一年很长,长如沧海化桑田,期间的故事终生难忘;十二年又很短,短如烟花般瞬间灿烂。“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李晓璇用她的坚守,陪伴着每名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