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我校环境设计专业师生赴云南开展“非遗与建筑”专业采风纪实

作者:杨鑫来源:艺术学院发布时间:2025-03-12浏览次数:10

寒假期间,我校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22级师生团队赴云南开展为期10天的专业采风实践活动。师生团队通过深入走访云南多地,系统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建筑艺术及传统手工艺,在实践中汲取地域文化精髓,为环境设计创作注入鲜活灵感。

师生团队首站走进云南省博物馆,从青铜器、民族服饰到传统手工艺品,全方位感受云南多元文化的历史脉络与艺术特色。馆内展陈的扎染、木雕、东巴文字等非遗元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带队教师现场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历史文脉转化为现代设计语言”,强调“设计应扎根文化土壤,服务当代需求”。

在大理周城,师生们与白族扎染技艺的传承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体验了扎染的制作过程,学习了扎染的技巧,体会了传统手工艺术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在丽江白沙锦绣艺术院,东巴文字传承人向师生揭开了这一古老象形文字的神秘面纱。从东巴经书的抽象符号到木雕绘画的自然意象,学生们尝试将文字中的“山、水、鸟、兽”等元素转化为空间设计草图,探索“以形达意”的跨界表达。艺术院内陈列的东巴刺绣与木雕作品,更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技艺在当代艺术中的生命力,激发了对文化传承与创新融合的思考。

师生团队还深入束河古镇与沙溪古镇,溯源茶马古道上的建筑智慧。走进剑川县,拜访国家级非遗“剑川木雕”传承人。在传承人工作室,学生们聆听千年木雕技艺的传承故事,学习浮雕、透雕等传统技法,并亲手参与制作木勺与发簪。从选料打坯到精雕细琢,刀锋在木料上舞动的每一刻,都让学生深刻体悟“匠心”二字的分量。


此次专业采风以实践赋能教学,学生们通过摄影、速写、访谈、手工艺实践等方式,积累了大量民族文化元素与设计案例。学生们纷纷表示:“从扎染的蓝白韵律到木雕的刀工匠心,从东巴文字的神秘符号到白族照壁的色彩叙事,这次采风让我们真正理解了设计的根脉在文化,创新的灵魂在传承。”未来,艺术学院将持续深化非遗保护合作与地域文化研究,助力学生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探索设计新可能,为文化传承与生态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